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店头镇特色美食,以及长汀店头街图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这家粤菜馆号称“老广的食堂”,究竟凭何美味俘获如此多食客?
  • 2,长汀店头街:山海相接的明清古街

这家粤菜馆号称“老广的食堂”,究竟凭何美味俘获如此多食客?

各位粉丝朋友周末好!又到了周末出去觅食的时候啦!期望毛哥的美食故事能给各位吃货更多参考!

今天毛哥再次回到大本营广州,继续每周一次的"经典粤菜馆巡礼"专题!这次要说的这家店,是一家在惠福东路上的老牌餐厅了,靠着优秀而且稳定的出品一直火爆了几十年,说到这里可能很多老广朋友已经知道了,那就让我们来这家"富临食府"尝尝!

店头在一楼比较小,要顺着台阶上到二楼,来的时候要看仔细了哈。坐定,一起来看看他们家有哪些经典美味!

脆皮猪手

没想到吧,他们家人气最高最经典的并非是一道传统的粤菜,但这不妨碍它的美味被老广们津津乐道。一端上来真的是香气扑鼻,可把毛哥馋坏了!

仔细瞧瞧,这猪手做得真的非常精细,外皮烧制得金黄酥脆,里面的猪蹄肉透着诱人的鲜嫩,简直不能更让人有食欲了。

赶紧来一块试试,哇塞!外皮香酥不失嚼劲,肉质香嫩,越吃越香!沾上一点芥末酱油,则更加鲜美!这道菜真的让毛哥吃得叫一个爽。

白灼牛肉

这是一道非常符合粤菜特点的菜式,简单的烹调方式保持了牛肉最纯粹的鲜美。

夹起一片牛肉,沾上一点芥末酱油,送入嘴中,牛肉最原本的鲜美味道瞬间在唇齿中释放,这种品尝食物最原始味道的感受,真的是太棒了。

沙姜手撕鸡

老广们对吃鸡的喜爱不用多说,一个受欢迎的粤菜馆,一定有一道水准高的鸡肉菜式。那么在富临,最受欢迎的就是这道非常好吃的沙姜手撕鸡了。

摆盘也挺有意思,在大片鸡皮下面,鸡肉被撕成细段,鲜嫩诱人得不行!

吃进嘴里,鸡皮嫩滑脆爽非常香,鸡肉鲜嫩鸡味浓郁,蘸上一些沙姜蘸料则更加浓郁好吃!个人觉得和醉贤居的手撕鸡有得一拼!

走地葱油鸡

除了沙姜手撕鸡,店里另一款走地葱油鸡的味道也是相当可以,鲜嫩的白切鸡配上香浓的葱油和姜蓉,味道真的好得不行!

锦卤酸甜煎面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这道煎面也是一款地道的粤菜,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餐馆还会去做了。看着有点像苏州的“两面黄”,实际味道却不太一样。

“锦卤”这个菜名取得很好,很好的诠释这独特且丰富酱汁内容:猪肚,虾仁,肉片,洋葱和彩椒一起炒制,酸甜鲜美,非常开胃!

五柳炸蛋

这道粤菜其实很常见,但是毛哥还是想说富临家的炸蛋做得很棒,尤其是酱汁的酸甜咸度可以说接近完美,非常好吃。

冬菇扒节瓜

说了这么多荤鲜也要来一道素菜了,太传统普遍的毛哥就不多说了,但是这道冬菇扒节瓜确实给毛哥留下了很深印象,节瓜软滑鲜甜,和同样软嫩的冬菇非常配。

五谷荷叶饭

菜说得差不多了,最后该吃主食了!店里最精彩的主食莫过于这款五谷荷叶饭了!刚端上桌的时候把荷叶一掀开,那香气真的让人陶醉。

看一下里面的料真得非常丰富!有红米,干瑶柱,叉烧还有鸡蛋一起包裹入荷叶蒸香出炉,口感丰富,吃起来真的非常香。

不知不觉码字码图又几个小时啦,总结下,福临食府是一家非常地道的经典老字号粤菜馆,在现在老菜馆日渐势微的当下,还能吃到这些继续在传统粤菜的餐厅,每次路过看着店门口火爆的排队景象,真的是食客们的幸福。

好啦,本期的美食故事先到这里啦,又硬生生得把毛哥自己给写饿了!毛哥也要去吃东西了!

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关注!

下期节目我们不见不散!

长汀店头街:山海相接的明清古街

长汀店头街:山海相接的明清古街

□詹亮浈

  汀江,把闽西莽莽大山中的汀州和南海串联了起来。于是,海洋文明与山区文化融合了,一个富庶文明的古代城市诞生了,这就是汀州。而串联山与海的媒介,首先是汀江惠吉门码头后的一条小街——店头街。那里,曾是汀州府内城墙镇南门城门外的一片滩涂。

  南宋绍定五年(1232)前,政府规定,汀州六县长汀、宁化、清流三县居民食“福(州)盐”,上杭、武平、连城三县食“漳(州)盐”。从福州至汀州,大山阻隔,肩挑手提,路途虎狼强盗凶险,费时费力,运量少而多税,盐价奇高。另外,盐产地潮汕地区与汀州水路相连,自发走私食盐者众。政府为治理私盐,多次弹压,官民矛盾突出。官府知禁止之难,多次奏请“更革”食盐配给路线。南宋嘉定六年(1213),汀州知事赵崇模奏请朝廷,请改采购漳盐、福盐为潮盐。同时整治汀江航道,潮盐经永定峰市转汀江航运到上杭县。为便于作为“官盐”的“潮盐”运到长汀,端平三年(1236),长汀县知事宋慈炸除暗礁,疏通河道,开通了长汀水口至上杭回龙间的汀江航道。嘉靖三十年(1551),汀州府知事陈洪范整治回龙滩,使汀江主流长汀水口至永定峰市段全线开通。至此,汀江沟通广东大埔的三河坝,接韩江,抵潮州、汕头,一条山海相接的汀江航路开通。汀江,进入“上河三千艘,下河八百艘”的繁华河运时代。
  潮盐入汀,带动了其他货物的船运。汀州商人利用船运价格低廉的优势,大量从事其他商贸的船运,使汀州和粤东之间的转口贸易迅速发展。闽西、赣南各种土特产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粤东的食盐、布匹、药材、海产品和京果等运销到闽西、赣南等地。大山之中的汀州和赣州,通过汀江——韩江航道,与沿海平原及南海连接起来,成为海洋经济“潮州圈”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汀江——韩江航路”和“汀州——瑞金通道”联系,增强了潮汕与长江流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全国交通网络重要的一个节点。于是,汀州府城汀江边第一码头——惠吉门码头应运而生。蜂涌的物流人流,让这块河滩变得异常繁华。在内城镇南门外南边的这片河滩上,从简易的搭盖,到筑基建宅,从地摊到店铺,一条街道诞生了,发展了,完善了。大约到明朝时期,街道房宅店铺已然完备,成为具商品交易、工艺制作等功能齐全的商贸与小手工业制作街区。后来,一些房屋经商贾名流重建,街道两边房屋有的成为深宅大院,封火砖墙、雕梁画栋,翘角飞檐。但不管富人豪宅还是小户寒屋,布局上一律坐北向南,而沿街必于东面或西面设店铺以供商业用途,所有这种店的结构有人称之为东店西宅、西店东宅。如是二层楼式建筑,则为下店上宅。当初经营功能,离不开山海货物的储存、交易与酒肆、客栈。如食盐、布匹、药材、海产品、洋油、灯盏和京果,而本地货物则有汀州玉扣纸、八大干、蔗糖、瓷器、靛蓝、木材、棉麻、印刷品、米酒、菇类、金箔纸等。手工百业则有木匠、篾匠、铁匠、搓绳、打金、理发、裁缝、木雕、画像、纸马等,主要提供农业、纸业生产及家庭生活所需的工具或物品,如犁耙、扁担、络脚、斗笠、蓑衣、桌凳、饭甑、盘篮、簸箕、米筛、糠筛、谷笪、箩子、箩索、畚箕等,不一而足。凡城乡生产生活涉及之物品,凡所应有,无所不包。在店铺名目上,如剃头店、打铁店、雕刻店,画像店、纸马店、饮食店、客店、京果店、五金店,大凡你想要的东西,只要到这条街,没有买不到的。久之,人们就叫这条街为“店头街”,就是最好的集市商铺的意思。到后来,镇南门内城门外的新街便与内城老街融为一体。在街道的南端,大约在元明时期筑起了更为壮观的惠吉城门,左右又建起了新的城墙,是为汀州城的第二道城墙,习惯上称为外城。由于店头街左右街巷星罗棋布,拆迁改造难,因此近几十年格局没有大变化。
  进入店头街,约四五米宽的街面上铺青石板,两边多为青瓦盖顶的木质两层楼。店面不宽,多在四五米左右。木质门板干净,看得出经房主人不断洗刷显出的自然纹路。店铺门都挂着红灯笼和各色的商号旗,古典素雅。小手工业店只有豆腐店、打铁铺、剃头店、雕刻店、裁缝店、画像店等,许多活计因时代进步已销声匿迹了。商铺经营的东西当然也不同于旧时,食盐早已不是稀缺物资,汀州玉扣纸也几近停产。如今多是:汀州八大干、汀州姜糖、蛇糖、汀州米酒、长汀河田鸡、烧大块、汀州芋头丝、竹制小摆件等特产。也开了一些民宿。古街两侧,两层木构小楼外,或见高不可攀的封火墙、飞檐斗拱的门楼、古朴别致的窗棂,那便是昔日权贵人家的高门大宅。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张宅、王家祠、兰氏宗祠、林氏家庙等一大批明清时期的府第式古建筑。这些建筑有的规模宏大,有的小巧别致,但都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精美别致。在店头街南段西侧的段家庭院里,有一棵600多年的铁树,长得特别大。据说当年种下它是为了防火,而600多年中段家确实没失过火,于是被尊为神树。老宅中,还有纪念美国驻长汀机场飞虎队的纪念馆,珍藏着许多抗战老照片。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你分明觉得这窗外吹来的风里有大海的咸味,似乎传来木屐与青石板磕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