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雷战老电影完整版,以及地雷战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军教片《地雷战》一个难能可贵的写实镜头,当年的观众有注意到吗
  • 2,如果你去浚县古城,给你一份我写的攻略,是否能够看懂?

军教片《地雷战》一个难能可贵的写实镜头,当年的观众有注意到吗

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而言,军教片是一种较为遥远的艺术作品,但对于早年的观众而言,欣赏这种专业的军事电影完全算得上是一种享受。

因为这一类的作品并不是神剧,而是完全以实战性为基础的军事电影。甚至电影的创作团队也是一群曾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的实战军人。1962年,著名的“三战题材”电影的开篇——《地雷战》,电影当中的诸多细节就足以让我们后人叹为观止。

在开头阶段,日军对黄村扫荡的故事当中,两个不经意的细节,就足以印证了剧组在创作这部电影时所展现出来的专业和严谨。

主人公赵虎返回黄村后不久,日军便对黄村以及周边的村落展开了大扫荡,扫荡部队由日军小队长龟田带队。请注意这里的一个细节,带队的日军军官竟然只是一个小队长!

在抗战时期,日军的小队长通常是少尉或中尉,在日军的军官序列中也只能排名倒数,比准尉稍强一点。一个标准的日军小队通常只有54人,再去掉留守的人员,机动兵力实际上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也就是说,在抗战时期的敌后战场,除非是对付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否则日军对诸多村落的扫荡偷袭通常也只有几十个人,再加上尾随助战的伪军,总人数也不过上百人而已。可就是这上百人马,却经常可以把敌后根据地众多村落的百姓和地方抗日武装追进大山里,后者根本无力与其硬碰。

而龟田小队长的上司,也就是黄村附近日军最大据点的大boss,是一个叫中野的日军中队长。因为日军的一个标准中队不到200人,配合上在据点同样驻扎的伪军,顶多也就数百号人。但就是这几百人却可以在根据地横行无忌。

这处细节看似不经意,但却也展现出了抗日敌后战场的真实性和残酷度。倘若是如今的抗日神剧,带队的日军军官很可能会被换成日军联队长和旅团长,这电影还能看吗?

在得知龟田率领日伪军前来后,黄村和周边村落的百姓一面组织撤退,一面在日伪军必经的道路上埋设地雷。缺乏扫雷能力的日伪军很快就连续踩到两颗地雷,多名日伪军被炸死炸伤。由于缺乏工兵,在无法判定前方是否还有地雷的情况下,龟田小队长只能率领剩余的日伪军撤退。

但就在撤退时的画面里,一个极为珍贵的镜头出现了,短短几秒钟的镜头下,跟随日伪军撤退的两头骡马上,分别驮着一个失去战斗力的日伪军。

众所周知,在抗战时期,日伪军的后勤运输通常多依赖于马匹,重装备和其他物资通常都需要马匹来运输。尤其在撤退的时候,这些马匹通常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驮运伤兵或死者。

至少在二战时期,即便是遭遇战败,日军也会尽可能的将阵亡者的尸体带走。而我们在《地雷战》中看到的这处画面,就是实战情况下,日军撤退队伍经常出现的镜头。

平心而论,如果是专业度较为一般的剧组,他们很难会给出这样的细节编排。但作为当年的经典抗战电影,该剧组的专业是不可能放弃这一细节的。为了尽可能的还原历史,我们也在这处看似简单的画面里看到了最珍贵的细节。

当然,那个横跨在马鞍上的演员可就要遭点罪了,毕竟这个姿势并不舒服。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部电影的导演唐英奇在1937年参加抗战,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第二年才转行成为导演。即便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后,他也经常拍摄军事教学片。例如《82毫米特种炮射击》等教学片都是出自于他之手,相比较电影《地雷战》,后者这些教学片的专业度更加浓厚。

不过受困于时代性,这部电影其实也出现过少许不切实际的神剧镜头,例如最后的大决战,日军逼迫黄村百姓在前方踩雷的段落。

由于日军的偷袭,玉兰的父亲石大爷和黄村的一部分百姓被日伪军抓获,为了破除地雷阵,日伪军威胁黄村抗日武装必须撤除根据地内的地雷,并让黄村以及周边村落的百姓用粮食来交换这些人质。倘若根据地不拆除地雷,日伪军进入根据地时,将以这些人质打前阵,用他们去踏响地雷。

等到约定那天,日伪军如约而至,百姓们也被迫走在最前头,而他们行进的前方道路上到处都是被刨开的地雷坑,疑似埋设的地雷已经被取出。

正当石大爷无比苦恼,认为黄村接下来一定会遭遇大劫难的时候,他一脚突然踏进了一个空洞的土坑内。石大爷顿时明白了什么并立刻招呼身后的百姓卧倒,几乎在同一时间,后方的日伪军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地雷的爆炸声,在背后看押人质的日伪军当场被炸的四散而逃,石大爷趁机带着百姓直接跑进大山里。

相信很多观众看到这段情节时都颇为不解,话说这是什么原理?地雷炸响的那片区域此前刚刚被人质队伍踩过,当时的地雷为何不响?偏偏要在日伪军踩上去的时候才会被踏响?而石大爷踩入土坑又立刻卧倒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电影的中段,旁白有关地雷的教学中就已经提到了一个细节:黄村的百姓发明了一种踏板雷,即在两个不同位置各挖一个坑,一个掩埋地雷,另一个则埋好一个踏板,踏板与地雷之间连接上引线。石大爷和其他人质踩到地雷上时,地雷当然不会爆炸。可等到石大爷继续向前走,一脚踩到踏板并触动了引线,身后的地雷直接被引爆。而此时的人质队伍早已脱离了雷区,挨炸的自然变成了日伪军。

但这处设定看似精妙,实际上却也存在着bug。

1、黄村抗日武装根本不知晓人质向前行进时,他们的队伍有多长?那这种踏板雷如何设置距离?如果距离过短,挨炸的照样是人质。如果距离太长,被炸的只能是日伪军的后队,完好无损的前队有足够的时间向前方的人质队伍开枪射击。

2、踏板雷之间虽然设置了引线并用沙土进行掩埋,但由于开过来的是大队人马,众多人员和马匹踩在地面上,一旦某几个人或马匹正好踩在引线上,石大爷就算踩到踏板,由于引线被踩中而无法动弹,另一头的踏板地雷有大概率不会被引爆。

尽管这处设定存在着瑕疵,但整部电影也足以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而在《地雷战》拍摄之前,导演唐英奇曾要求所有参演者必须下农村至少生活半年以上,还要经过数个月的军事训练才能投入拍摄,在这种高强度的培训下,众多演员才能把这部军教片演的游刃有余。

而现如今的诸多抗日神剧,有哪部作品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你去浚县古城,给你一份我写的攻略,是否能够看懂?

浚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冲着这一点,我把浚县当成了这次豫北之行很重要的一站。到浚县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开车路过北城墙,灯火通明,非常壮观。当时就非常兴奋想看一下浚县古城的夜景,可惜作为外地人,真的是一抹黑,走到哪里都绕不过正在修的黄河路,找到住处时已经是精疲力尽。只好在第二天白天花了半天时间,用徒步的方式丈量了这座古城。话说浚县古城真的很大,一圈走下来我在微信运动里的排行直接飙升到了前列。

浚县古城是一座开放的古城,完全免费,它以文治阁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我是从浮丘山下来后进的古城,所以走的是南城门。

南城门前是一条护城河,上面有明清时期架起的南关石桥,桥面铺满了历史的痕迹,并不是很平坦。雕栏上的狮子仍不减当年神韵。

南城门,高大雄伟,上面的重檐阁楼,为新修的仿古建筑。

南城门东侧有专门的古城墙体验馆,分为明清两代城墙,明城墙主要是土层堆积及文字介绍,清城墙则是遗址展示。

进入南大街后路两侧到处都是仿古建筑。为了保持这种统一,肯定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卖衣服的直接叫“武装部”,真是武装到全身上下。

这个卖炸鱼的存在感真的是极强,光小的招牌就有五个。

来浚县吃特色美食,少不了“石子馍”。浚县人直接叫“子馍”,子带儿话音,听起来很有美食的味道。看着很像我们那里的馅饼,吃起来外酥里嫩,里面都是肉和鸡蛋。

浚县古城正中间的这个建筑是文治阁,他是整个浚县古城的中心,也是浚县的标志之一。明代时叫中心阁、钟楼。清朝重修后改名“文治阁”。

一条东大街,半部浚县史,从文治阁往东走,就是东大街。

东大街最典型的就是这几栋“革命”风格的建筑,总能让人想到那个红火的年代。另外东大街还有一个“宋家大院”,是清朝留下来的四合院,不过正在翻修。

要说浚县古城最有看头的那非西大街莫属了,西大街在古代一直都是浚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最西边是一条河,不但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而且是世界文化遗产,这条河就是卫河(永济渠)的浚县段,在古代这里是卫河重要的码头,吞吐量相当可观,造就了浚县商业的繁华。而上面架的一座石桥,叫云溪桥,在当地也极为有名。

河是护城河,桥是护城桥,过了河和桥就是西城墙,西城墙是浚县古城保存最好的一段古城墙了,虽然城门、城楼都是新修的,但墙基是老的。经过修缮,现在依然可以登上城墙,俯看西大街。

从西城门进入西大街,最先看到的一座孤立的小楼叫“遏云楼”,是古代的一座戏楼。楼前有当地的市民做“骑马”的营生,去的时候正好生意开张。遏云楼对面是一座关帝庙,正在大修,暂时没有开放。

和遏云楼做邻居的是浚县电影院,同样是“革命风”,在里面看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电影一定会很有感觉。

再往东走就能看到世袭翰林院,其实世袭翰林院最初在浚县南大街,清朝光绪年间才搬到西大街现在这个位置。

世袭翰林府是浚县历史名人端木子贡后裔的宅院。子贡是孔子门徒当中非常有名的一位,善于经商,号称是儒商的鼻祖。

解放前夕,浚县在世袭翰林府设石印局,以承接政府印刷业务。后来这里先后做过县医院、县集体工业联社、集体工业联社家属院等。

西大街现在也是商铺林立,有卖吃的,有“嘿店”,还有抛绣球招亲的,没有女朋友的不妨去试试运气。

西大街还有很多小的岔街,像这个就叫“鸡市街”,在古代应该相当于农贸市场。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西大街中间,向北的这条县前街了。上面写着“黎阳旧治”。里面藏着古代的县衙和学校等。

通往浚县县衙的路上,有很多以前的机关和民居,近年来翻修以后,全部通过一个个侧门连接互通到了一块儿,我是从数学家刘亚星的故居进入的,这家串那院的,先后走了王家大院、兵役局,最后也不分不清到底是哪家了。

里面有关于古代结婚和拜寿的一些民俗,结婚的那一套有很多环节,现在依然还在沿用。

如果静下心来,一个一个仔细观看,还真能学到不少知识。可惜时间有限,多走马观花,拍照留念。

县前街往北走到头,就是浚县县衙,老地方,新建筑。

“公生明,偏生暗”这是古代的官场箴言,放到现在或者以后也不会过时!

县老爷办案的地方,两排衙役一喊“威武”,县老爷一声:“下跪者何人”,是不是马上就两腿发软了。

古代为了避免贪污和产生裙带,官员都是异地派遣的比较多,所以县衙后面往往都是住宅区。

县衙里有几个“土圆粮仓”,这可不是古代的官老爷留下的,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浚县建造的第一批国建粮仓。

县衙里很多房子都被开辟成了展览馆,有讲浚县庙会的、有说古代官员服装的、还有关于兵器刑法的。

有意思的是县衙门口的这组雕塑,有很多人吃的都是没有文化的亏,还有一些人挣得是有文化钱!

从县衙往东走没多远,就是文庙了。这里可是浚县古代的文化中心。

棂星门、泮池、跨鳌桥、戟门该有的建筑,无论是原有的还是后补的,一个都没有少。

文庙最终到达的建筑当然是大成殿,里面供奉的是至圣先师孔子。

有没有发现,文庙里面的戟门和大成殿用的都是绿色琉璃瓦,大成殿还是歇山顶的建筑。而刚刚走过的县衙是青砖灰瓦硬山顶,在建筑规制上可是比文庙矮一头的。

从文庙出来再往东走,就能走到北大街,北大街一条街几乎都是商铺。走到北城门的时候突然就想到第一天来的晚上,在城门外开着车来回转找不到停车和住宿的地方,多少有点小狼狈。走到北城门也算是将整个浚县古城全部走了一遍。无奈的是车和行李都在南边,只好又从北走到南,中间再次经过文治阁,经过这座古城的中心,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熟悉,可能这种感觉就叫来过吧!